- 相关推荐
安全的哲理故事
安全的哲理故事1
阿智年轻时在工厂工作的那几年,常常乘单位的小车去市外办事。当时,开小车的司机是位老师傅——刘师傅。
这位刘师傅有一个特点:能说、爱唠叨。
他凡是遇上什么事儿看着不顺眼了,就忍不住说道几句;或者对某件事儿、某个人有了感慨,也得即兴“演说一番”;再有就是对某个问题有了高见,也得宣扬、宣扬。
总之,他的话题特别多,而且说起来没完没了,不过他的话题太广、太杂,所以让听者觉得新鲜而不厌烦。
阿智坐刘师傅的车时,就没少听他的高论。
有一次,阿智等人去县里办事,刘师傅开车。车由西向东行驶,当经过一个乡道十字路口(没有信号灯)时,刘师傅的车不仅不减速,反而加速“嗡”地就过去了。同车的小王不解地问道:“刘师傅,为什么到了路口不慢一点儿,反而加速呢?”
“告诉你,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开慢车不一定准安全,该快就得快、该慢就得慢,最不安全的是该快不快、该慢不慢!”刘师傅没有直接回答小王的问话,反而像说绕口令似地讲出了一套道理。
随后,他才说出适才为何加速的理由:“我早看了路口各方向的车辆,虽然有一辆卡车正从南边开过来,但是卡车离路口的'距离比咱们远,而且车大,车速比咱们慢,我加速开过去之后,它才能刚刚到路口。反过来,要是不加速,没等咱们过了路口,卡车就过来了。它要是不停下等待,跟咱们的车就得碰上。你说,要是慢了,是不是比快了反倒不安全了。”
听刘师傅这么一解释,大家才悟出他先说的“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的道理。
阿智坐刘师傅的车多了,在路上他开快车的时候确实很多,但是,也确实很安全。
不过,阿智也遇上过一次刘师傅“开慢车”的时候。
那次,他们一行四人乘车走到了太行山东麓的狼牙山一带,有一段路由于出现了山体滑塌现象,碎石占据了大部分路面。刘师傅开车走到了这个地方停下了车,车子左侧是山体和碎石,右侧路面以外是河床,只有窄窄的一点儿路面可以行车,情况很凶险。
由于此路是单行道,退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冒险往前走。
刘师傅开门下去看了看,然后对大家说:“你们都下车!”
待大伙下车后,刘师傅开动了汽车,那车开得叫个慢呀,同时大家也为刘师傅捏着一把汗,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右侧的车轮的三分之一已经出了路面,悬空着呢。
等刘师傅的“慢车”开过了这段险路之后,大家看见他满脸都是汗水。此时的天气并不热,他那全是冷汗!
直到这时,阿智他们才明白了刘师傅刚才为什么叫大家都下车,他是为了不让大伙都跟他一起冒险呀!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刘师傅常说的那句话“开车该快就得快、该慢就得慢”,原来其中竟然蕴含着哲理。
安全的哲理故事2
心理学家把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的修建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无安全网阶段。
2、有安全网阶段。
海湾大桥工程刚开始时,建筑公司未采取任何劳动保护措施。高空作业的工人失足跌下,摔死摔伤的事情时有发生。以至于桥下总是聚集着一群失业的穷人,专等有人摔下来后,就赶紧去申请他的空缺。在“无安全网阶段”,海湾大桥工程共夺去了20多条生命。工程曾一度因人员伤亡严重而停滞。
后来,建筑公司投资10万美元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安全网。结果施工效率比以往提高了1/4。仅仅这25%的提速就为公司带来了近百万美元的效益。更奇怪的是安全网装好后,直到大桥竣工也只有10个人摔下来过。当然他们都被安全网接住,有惊无险。这张安全网可谓物有所值。
心理学家解释说,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的.四肢协调能力下降,平衡感、反应速度和判断力均会减弱。可见安全网的功能不光是保护出了事故的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建筑工人战胜了恐惧,让他们少出事故。
安全的哲理故事3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故都与习惯性的坏行为有关,这种行为我们在工作中称之为“习惯性违章”。而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行为人的安全思想认识不深,存在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习惯性违章不算违章,殊不知这种细小的违章行为却埋下了安全事故发生的苗头,成为灾难发生的`根源。美国学者海因星曾经对55万起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80%是由于习惯性违章所致。
在生产操作中,好习惯将使我们的工作更安全,坏习惯只能害人害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万万不能违章行事,尤其不能养成为习惯性违章。只有大家从自身做起,将麻痹赶出我们的思想,将习惯性违章赶出我们的工作,让严守规程、遵章守纪的思想和行为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手中、我们的心中,相信事故与我们无缘,我们企业安全的天空会是一片明朗。
安全的哲理故事4
安全是一种态度,安全是一种意识,安全是一种责任。常言说:“安全是天,生死攸关”。今天我做的安全知识分享和案例经验分享不同,一个是从理论上提醒人们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一个是从生产案例上警示人们安全生产的严肃性。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提醒从业人员对安全工作的理解,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意识。树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帮助人们“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让“本质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我在这里引用几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诠释安全,加深大家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安全工作需要群策群力
安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安全是关系到职工生命和幸福的头等大事。一个企业没有了安全保障,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健康基础,其他再好也没有价值。任何个体都无法全部承担企业安全责任,安全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员工缺乏自觉安全意识,发现属地之外问题躲着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企业安全教育失败的突出表现。
大家都知道象棋中的楚河汉界,说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的故事。经过多年征战,刘邦统一了天下。为什么力大无穷恨地无环的项羽却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刘邦呢?汉王刘邦善于采纳众人的计策,充分发挥大家的力量;而项羽却不同,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不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只依靠自己的勇猛鲁莽行事,个人英雄主义最终大多是失败的下场。遇到问题时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加以解决。
羊在山上遇到狼,拼命抵抗,并大声呼救。附近的牛、马、驴、猪、兔见到是狼,撒腿溜了,唯有狗从山下奔上山坡,咬住狼脖,羊得救回家后,朋友们都责怪没有告诉它们,否则,牛说角可剐出狼肠,马说蹄可踢碎狼脑,驴说声可吓破狼胆,猪说嘴可拱狼下山,兔说快跑可以传信。可她们没有一个付出实际行动,在这熙熙攘攘之中唯独没有狗。真想帮助别人,不需要花言巧语,而是需要付出实际行动。试想,如果牛、马、猪等动物形成合力,群起而攻之,羊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吗?狼的野性能得逞吗?安全问题也是如此,每个从业人员都有义务发现问题,都有责任解决问题,千万不要认为不是自己的事就袖手旁观。今天出现问题的是她,明天就是你,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企业大家。
安全工作需要戒除嫉妒心理
上帝赋予人的七宗罪:骄傲,贪婪,懒惰,情欲,愤怒,暴食还有嫉妒。嫉妒俗称“红眼病”。别人收入高了你嫉妒,别人解决了技术难题你嫉妒,同事之间关系好了你嫉妒,别人当先进了你嫉妒。只要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心里就不是滋味,酸溜溜的讨厌对方心理油然而生,不愉快还挂在脸上,甚至怀恨在心。明里吹毛求疵,暗里出难题、挑事非、设障碍,好像不搞臭对方自己就不能活的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严重威胁企业的生产安全。古印度有一则寓言,名字叫共命鸟。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这只两头鸟,为了自己的安全,白天在一起进食,到了夜晚则轮流守护,一头如果睡着了,一头就醒着。有一天正当一个头睡着的时候,从一颗树上掉下来一朵花,正落在另一个头的面前,这个头就想:如果我吃了这朵花,对方也同样受益。因此就没有叫醒那个已经睡着的头就独自吃了。等到那个睡着的头醒来,觉得肚子很饱胃口很胀,这个头就告诉他吃花的事。他听了,对没有叫他一起吃花这件事怀恨在心。过些时候,他看见了一朵毒花,他于是等对方睡着时吃下去很多。另一个头醒来,觉得满身难过,这个头就告诉他:我已经吃了毒花,愿和你同归于尽。
每次想到共命鸟的故事,心里就颇有感触,想到安全,想到家庭,想到社会的关系,也都是像共命鸟一样,一个人无事生非,必将危及企业安全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怨恨嫉妒是安全的天敌,切记要戒除啊!公司是大家的公司,失去公司每个人都将失去展示自己的舞台,维护企业安全人人有责。
安全工作需要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它不仅针对管理而言,更适用于安全。让我们一起听听袋鼠与笼子的故事。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抓安全需要严谨的作风,检查分析问题要全面,来不得半点马虎,粗心大意,马大哈坚决要不得。抓安全就是雪中送炭,提出的问题让人觉得管用,问题解决了让人们感到心理踏实,心情舒畅。而不是锦上添花,就像加高袋鼠笼子,疏忽于关门,再高也解决不了问题。
安全工作需要相互理解
安全工作要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安全部门是监督推动的主体,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们不仅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还想办法将压力传递到基层。在实施过程中,部分职工不理解,经常听到有职工议论,安全部门最讨厌,就知道找毛病,这个隐患刚刚治理完,其他问题又找出一大堆,在他们眼中,什么都不符合要求。殊不知,这是安全部门责任所在。有时发现问题多的时候或者隐患治理不彻底的.时候,着急白脸、大喊大叫态度还不好。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从对方角度去思考,对他们多一份理解,要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一旦出了问题谁也跑不掉,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心态也就不一样。
一只羊一头牛和一头猪被主人养在同一个圈里,主人捉它们的时候,只有猪挣扎的最厉害,声嘶力竭,奋力惨叫。牛说不就是把你拖出去吗,有什么的,羊说:是啊,至于吗。猪说出了心里话,你们哪知道,把你们拖出去是挤你的奶要你的毛,而我拖出去是要我命啊。
安全部门是公司整体安全的保障,他们吃的就是安全这晚饭。所以,不要厌烦专业安全人员走到哪都找出一大堆问题,因为那是他们的职责,饭碗呀!谁愿意因为自己的过失而丢了饭碗呢?其实他们的作为也是为了保住大家的饭碗呀!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安全工作需要防患于未然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你知道这几句话的来历吗?他出自名医扁鹊的典故。有一次,齐国的国君要封扁鹊为“天下第一神医”。然而扁鹊却坚决不受,说自己并不是天下第一,自己的两个哥哥医术都比他高明。国王闻之稍感不解,问道:既然你的两个哥哥的医术都在你之上,为何此二人名不见经传?扁鹊答道:“我二哥扁雁能够治大病于小恙,还在那些重大疾病只出现微小症状之时,就能加以诊断并及时根治,所以他只是在家乡的村里小有名气。而大哥扁鸿的医术更加出神入化,能够防病于未然,只要看人一眼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可能得什么毛病,然后在其得病之前就及时治疗,所以只有家里人知道大哥的医术高明,连村里人都不知道大哥的水平。只有我扁鹊,既不能治大病于小恙,又不能防病于未然,等到我妙手回春时,病人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我的两个没有名气的哥哥才是神医,而我只是名满天下的名医”。
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发: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安全工作尤为如此。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超前做事的好习惯,必须注重事先控制预防,做到积极主动,从细微处着眼,明察秋毫,防微杜渐。
安全的哲理故事5
我有一个朋友,总喜欢跟人诉说自己的不幸:高考落榜,爱情不如意,就业压力大……挫折屡屡不断,似乎活着对他已是一种负累。
一天,他颇有感触地对我说:“哎,我什么时候能过上一种风平浪静的生活呢?”
我笑着说,除非你死了。
朋友一怔,于是我给他讲起古希腊的一个经典故事。
曾有人间古希腊智者阿那哈斯:“你说,什么样的船最安全?”
阿那哈斯说“那些离开大海的船最安全。”
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中。
遭遇风浪,饱尝奔波,乃是人生的'常态,谁都无法拒绝。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正是一串串真实的脚印,最终汇成了我们每个人或长或短的一生。
离开了大海的船最安全,然而船一旦离开了大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安全的哲理故事6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了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急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着陆前的几分钟。
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在人生的路上,也有很多“虚假安全”。当你通过重重困难,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因放松警惕而放慢你的步伐。
可怕的“虚假安全”事实告诉我们,人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而是在人们精神最放松的时候。本来胜券在握,但精神松懈了,问题就接踵而至,甚至会导致彻底的失败。
【安全的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哲理的故事及哲理03-21
哲理的故事12-25
经典哲理故事01-15
经典的哲理故事01-17
哲理的故事11-22
哲理经典故事02-09
生命的哲理故事06-18
尊重的哲理故事06-22
关于哲理的故事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