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质作文网>体裁作文>观后感>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时间:2023-12-22 17:18:4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荐】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

  一个人去看《唐山大地震》,需要多大勇气。

  然而,大悲的灾难片,到底一个人看最好。一个人,无人打搅,屏除一切干扰,情感不会分岔,流泪和悲伤,都只是默默。全部身心跟着故事中的悲喜浮沉,更为安静而投入地欣赏每一个镜头的切换和情节的处理,淋漓尽致地感悟影片的表现手法之美,从跌宕的剧情里发觉故事中深藏的灵魂,达到一种自我情感的极致宣泄和洗礼。

  这样的观看,才有意义和价值在。只是如此境界,不知几人能抵达。

  层层云海,在巨大的轰响声中掠过,几团白云从中崛起,托出华谊兄弟四个字,气势如虹,宛如《风声》的开篇。

  轰鸣过后,画面切换,音乐骤然消失,云层和天空不见了,大银幕黑了下来,无丝毫声响。导演、制片、主演的名字在黑色的底幕上依次推出,又悄然隐没,如此寂静,叫人隐隐不安。

  一辆大卡车如常地开过人来人往的街道,行道树浓荫匝地。蝉声如织,这是1976年夏天的唐山,秩序井然的新中国。这一日,空中低低地聚集了密密的蜻蜓,它们如无数慌张的轰炸机,忙乱地穿梭在大街小巷,磕头碰脑地,仿佛在慌不择路地逃亡,诡异地扫荡着这座城市。

  卡车里的孩子是一对龙凤胎姐弟,他们被蜻蜓吸引了,把手伸出车窗去捉,一边兴奋地问开车的男人:“爸,怎么这么多蜻蜓呀?”

  男人手把着方向盘,看着满天越来越密集的昆虫,纳闷道:“看来,一场大风雨就要来啦”他的心头升起莫名的不安,只是,他没能料到,正在悄然临近的,是一场天崩地裂、足以毁灭世界的灾难。

  唐山大地震,几个大字,至此方才推出银幕。前二字,深红,如浸透着血液。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片头,对比手法的运用,让人愈觉压抑,愈觉担忧。

  冯小刚制作的这个片头,宏阔而细腻,充满了天才的想象和暗示,紧紧扣住了观众的心。

  也许,最猛烈的爆发,皆隐藏在至深的静默背后;也许,最大的不幸,在幸福的日子里都早已线索暗埋。

  那个平静的黄昏,天空闷热,晚饭后的夫妻,在大卡车里温平日难得一有的亲热;孩子们吃过晚饭,恬静地在电风扇带来的清凉中满足地睡去……日子过得真好,元妮是个知足的女人,她爱着自己的丈夫,爱着两个可爱的孩子,这就够了,她幸福地想着,如果再生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日子就更好啦。

  两个已为人父母的年轻夫妻,在大卡车厚厚蓬布的遮挡下,爱得如胶似漆。23秒的天崩地裂,在这一刻不可逆转地发生了。23秒,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扭曲、地面断裂;惊魂奔走的人们、废墟、夷为平地的城市;鲜血、尸体、滂沱的雨水;叫声、哭喊声、漫天灰尘;一刹那间被房屋砸倒和掩埋的丈夫;来不及反应的惊恐的女人……这灾难的一幕,在银幕上持续了4分钟。

  4分钟,23秒,世界已面目全非。

  劫后余生的元妮疯狂地徒手挖掘着如山的废墟,她的丈夫,就埋在那堆粗重的水泥块下,她挖啊,挖啊;哭啊,唤啊,可是,怎么呼喊,她的男人也不会再应答了,在灾难的最后一刻,她的男人,把她往身后一推,自己纵身跑向即将倒塌的楼房,那里,有他们年幼的孩子,孩子们正趴在窗口尖声叫着爸爸妈妈。他要去救孩子,他也许深知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苍蝇扑火,却无丝毫犹豫。

  让我们为这个男人唱响一曲赞歌吧,这是一个真正的丈夫,真正的父亲――他用自己的生命,深刻地诠释了爱情和责任。不知当今社会那些海誓山盟却又往往背弃初衷的恋情男女,目睹这一幕,心中可有愧疚和醒悟的痛。

  悲伤的元妮挖得满手是血,满身是血,她没能救出自己的男人,一场无情的抉择又残酷地摆在了她的面前:她的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头,正命垂一线,要从一端撬开水泥板,另一端的孩子必死无疑。可是,她必须做出取舍,并且是立刻,元妮被命运逼成了刽子手。她艰难而无力地做出了救儿子的决定。话一出口,心已撕碎。

  水泥板下,另一端是她的女儿方登,母亲悲伤而虚弱的三个字“救弟弟”清晰传来,黑暗的废墟下,赃污的小脸上,一行绝望的泪水静静流下。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这场心灵的地震,才是真正的灾难。

  我们能责怪元妮吗?这是70年代的中国大地,重男轻女的思想泛滥着,刚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女人,失去了生命中的至爱,想为他方家留下一条根,这个念头,后来也支撑着这个可怜的女人独自过了一生。

  我们能责怪方登吗?生而为人,偏要选择降生在这样一个男女不平等的国度;生而为人,却不是男儿身,偏偏做了女人。

  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女人,你的名字叫牺牲;女人,你的名字到底,叫什么?

  电影院里,泣声四起。

  悲伤的母亲,从此一生都没能走出这场地震,她的幸福,她的平凡的梦想,她的爱情,她的家,她的大半个世界,随着大地震一起,被永远地埋在了废墟,埋在了另一个世界。

  她带着失去一条胳膊的儿子,开始了艰难、却自立的人生。她并不曾想到,她抱着哭得死去活来的女儿,从尸体堆中爬了出来,没有死。这个不幸又幸运万分的孩子,从此不爱说话,被身为军人的'养父母领回家时,一度被怀疑是哑巴或者失忆。

  一家四口,从此分崩离析。

  元妮在每年的7月28日,都会带着儿子方达去原来居住的巷子里为丈夫和女儿烧纸,深怕他们不认得回家的路。她絮絮叨叨地念叨着:“咱家现在搬了,就住在……”,她不厌其烦地说着这些,一张一张地烧着纸钱,年复一年,深恐她的男人和孩子记错。

  她的家里,摆放着一家四口的合影,还有丈夫和女儿放大的头照,如此,这个坚强的女人,即使在儿子方达长大了外出创业的数年里,也安静地守着这个家,守着她的丈夫和孩子,一个人。她和他们说话,和他们同吃,同睡,不觉寂寞……这样,渐渐地,年华老去。

  窥视她的男人不是没有,也曾探访过她的孤独。她客气地请他出门,不愠不火,拒人千里。

  方达创业成功,开车带了女朋友回来见母亲,要把母亲接去杭州,母亲说:“你的爸爸和姐姐都在唐山,我走了他们怎么办?”

  方达妥协了,要为母亲在唐山买新的住房,带母亲去看好了,元妮依旧不肯搬。她最后说出来的理由让整个影院一片寂静:“原来搬了一次家,我每次都得告诉你爸你姐怎么走,怕他们迷路,这一说,说了20年,都说习惯了。现在要是又搬家,又得说,说,我担心他们记不住,我也说不动了,说不动了。”

  这些话,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这个平凡的女人,始终活在灾难发生之前,在她的心里,她的家依旧完整,丈夫方大明、儿子方达、女儿方登,一家四口,不曾分离,这个事实不会再改变。

  在她心里,她是有男人的。因此,在儿子提议她找个老伴的时候,她发自肺腑地说出那一番催人泪下的话:“你爸当年若不是为了推我那一把,自己不会被砸死。世界上,还有哪个男人会用命来换我?恩?还有哪个男人会用命来换我?我这条命,都是这个男人的,我把一生给这样的一个男人,值!”

  你能说元妮是个不幸的女人吗?她拥有过的感情,是世界上很多人倾尽所有、寻觅一生皆不可得的真正爱情;她拥有过的男人,是大写的男人,是凡尘中所有女人向往遇到的敢爱、敢恨、敢于担当的男人;她拥有的儿女,在她晚年的时候,也赶回来相认,一家团聚,给了她最深的懂得、怜惜和慰藉,拥有这样的儿女,足以骄傲,足以瞑目。

  请在影片的最后,仍旧抓紧你的手帕,这母女20年后相认、尽释前嫌的一幕……如重重的一击,撞在我们尘封已久的心门之上,让人泣不成声。

  时隔32年,女儿回家,母亲不敢出门相见――你可知她内心难言的愧疚与痛楚?面对业已成年、结婚、生子的女儿,母亲扑通跪在地上――你可被这原始的表达痛悔的方式震撼?

  母亲给女儿的下跪啊。她真是在给女儿下跪吗?

  不,她是在给自己的灵魂下跪,给自己犯下的错误下跪,给折腾了自己32年的痛与悔下跪,给骤然袭来的巨大感恩下跪,给苍天和命运下跪……

  记恨母亲一生的女儿,此刻,内心翻滚着无边巨浪,在那质朴、诚恳、坚贞、苍老的女人跟前,她徐徐跪下,深情地唤出了一声:“妈……”。

  母亲对着父亲的遗像说话:“大明,你把咱闺女给送回来了啊……”

  母亲问女儿:“你生孩子,谁给你伺候月子啊?”听到女儿感情的遭遇,母亲的神情顿时忧伤而疼痛。

  徐帆平实的表演,真切自然、毫不矫情的情感流露,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饶是再坚固的铜墙铁壁,也给摧毁的溃不成军。

  传说她和冯小刚已经离异,这最后的合作,她演的哪里是别人,那些爱的眷恋和坚贞,那些情感的告白,那些静静流淌的泪水,那些撕心裂肺的别离,那些整个被掏空了的岁月,分明,是她自己。

  这剧外的一幕,才是真正悲伤的绝唱。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2

  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

  电影讲的是一对龙凤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大地震的时候他们的爸爸大强冲进房子救他们,结果房子倒塌了,因为爸爸推了妈妈一把,妈妈幸免于难。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石头压住了,几个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救援人员老说只能救一个,方登和方达的妈妈元妮总是说都救,最后迫不得已才说救弟弟。弟弟获救后,少了一只胳膊。大家都以为姐姐死了,其实姐姐并没有死,后来姐姐被解放军给收养了。姐姐认为妈妈放弃了她,她恨妈妈,三十年都没有回去看过妈妈,也不和他们联系。弟弟和姐姐后来都去参加了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姐弟俩终于在汶川灾区重逢了。最后姐姐跟着弟弟去见了妈妈,她知道了妈妈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灾难的阴影里,她给妈妈道歉,因为她认识到自己不该那么多年了都不去找她的妈妈,她不该折磨妈妈三十年,最后妈妈和姐姐都原谅了对方,一家人团聚了。

  我觉得方登在汶川大地震后自愿去救援做得很对,她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很好。但是她有的地方做得很不对,当时她妈妈虽然没有先救她,但那也是情非得已,她也不应该这样去折磨她的.妈妈,不该三十年了都不去看自己的妈妈。我还觉得方达在汶川大地震后做得很好,他给灾区的人们捐了很多的物品,还有他很孝顺,他要买新房子给他的妈妈去住,他妈妈都没有答应,那是因为他妈妈怀念他的爸爸和姐姐。地震无情人有情,地震给人们的伤痛是永恒的。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3

  当我看到龙凤胎姐弟因为被在同一废墟下,抢救一个,就要失去另一个,他们的母亲面临生死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经过痛苦的选择,母亲选择了救弟弟,可是在女儿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痛,幸运的是姐姐也得救了,被一对解放军夫妻收养了。弟弟虽然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胳膊,但是靠着自强不息、乐观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成为一名事业有成人,买了房子,买了汽车,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没有人觉得他是一个残疾人,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姐姐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失散了三十二年姐弟两个终于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重逢了。

  三十二的时间,也是这位母亲思念亲人的三十二年,当一家重逢时,我悄悄的流下了眼泪。一家的重新相聚,让我懂得了母亲有多爱自己的孩子,虽然有不得已的时候,可是我想这位妈妈心里一定很痛苦,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失去哪一个都是心痛,时间隔不断亲人的爱,通过地震中的所见所闻,姐姐理解了妈妈,化解了对母亲的'误解。同时我也明白只有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电影看完了,我的心情很沉重,如果人们能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就有了保障,现有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灾难无情人有情,亲情、友情、关爱无处不在。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4

  7月25日星期天,我和妈妈去看了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是别人邀请的。本来,我不想去,是因为我听名字就猜到了这是一部灾难片,我一向对灾难片不感兴趣。可是,看完电影后,我并不讨厌看灾难片了,《唐山大地震》很好,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是我看过的,最感人,最会让人流泪的电影,看的`人哭了,是因为那是从他们心灵最深处涌出的感动。

  第一次感动人在地震时,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地摇晃的屋子里叫:“妈妈!妈妈!”的时候,妈妈李云妮在一片慌乱中,歇斯底里地叫道:“来---啦---!”那种喊,像是撕心裂肺一般,让人震撼,让人心酸。然后屋子倾然倒下,李元妮又一次仰天大喊:“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

  第二次让我动容的地方,是李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水泥板压着方达方登,要救他们,也只能救一个。万般无奈之下,她选择了救弟弟方达,就是“救弟弟”这三个字,让水泥板下的两个孩子,一个感受到了希望,另一个感受到了绝望和无助。此时方登的眼睛里,默默流下了一滴泪,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八岁小女孩的痛。

  第三次感动,方登带着她的女儿点点找方登的养父,在点点放风筝的时候,方登告诉了养父,地震时她妈妈说的那三个字:“救弟弟”,片刻,方登哭了,把三十几年前委屈哭了出来,说:“不是我不记得,是我忘不掉啊!”她也把那个埋藏在心底的痛说了出来。

  其实,电影里还有许多感人的地方,我妈看到了那些感动的地方就会哭。

  地震,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生命,随时都可能没有。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事,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5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又引起一股地震议论热潮,《唐山大地震》的播出成为一个经典。如果你想大哭一场,去看《唐山大地震》吧。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

  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

  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珍爱生命,珍爱身边的人,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6

  7月22日是《唐山大地震》的开映,我和妈妈来到了横店电影城。

  影片中两个孩子和父亲在车里看见一群蜻蜓疯狂的低飞,四处逃窜,众人惊奇不知道要发生何事,父亲以为会下一场大雨。父亲是货车司机,母亲是纺织场的工人。一个小电扇让母子三人幸福得享受着。70年代是重男轻女,仅剩下一个西红柿却给了弟弟,母亲说明天再给姐姐方登买。

  地震开始的时刻,人们纷纷四处逃窜,房屋崩塌的速度就像在冰河上裂开一条缝越来越大,人们不顾其它,有的甚至从三楼上跳下来,不会想到摔死只是希望能够逃生,最终也没难逃离灾难。这样的场面惨不忍睹,让人揪心。

  奶姐方登在石板底下用石头敲打着声音,听到母亲说救弟弟牺牲掉自己的性命,眼泪和绝望已然万念惧灰。母亲抱着女儿的尸体内疚自责地说着对不起。不幸中的`万幸,方登居然从废墟中醒来,父亲的尸体躺在身边,经历了地震亲情的方登,一方面恨妈妈选择了弟弟,然而又渴望着亲情,那种复杂的心情只有当事人心里才清楚。

  在08年汶川地震发时,众人纷纷来到四川当志愿者。方登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女儿要求踞断双腿时,即使将来以后恨母亲也希望他活下来,没了之后才觉得没了,深意不言而寓。方登与弟弟在汶川相遇、相认,她决定回家看望母亲,并开始觉得对不起母亲。

  电影中最催人泪下的就是母亲与见面相认时,向女儿方登跪下请求原谅。作为一个母亲,给女儿下跪,就算是天大的罪也不能这样,哪个父母不是希望子女好?那一刻苦,母亲的心情也许只有做过母亲的人才能了解她心中的痛苦,最终两人解开多年心结。在父亲的墓前,女儿也不断母亲倒歉,并说一个女人有多少个32年,还在一遍一遍地说着对不起。

  相信这部电影在震区的同胞们看后,也一定能找到共鸣,他们将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那些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们是不是也要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呢?一切就如电影中经典的台词所说:没了之后才觉得没了。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7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的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的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让人不禁为此感动。

  第一次感动是在一开始地震突然来袭方登方达在晃动的屋子里叫“妈妈妈妈”时候,元妮在一片慌乱中尖叫道“来——啦——”不顾一切的要冲进去救人,然后方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摇摇欲坠的房子里,就在那一刹那,房子倒塌了。元妮绝望的翻开木砖,在看到手的那一刻,余震来了,希望破灭了,手不见了......

  第二次感动是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水泥板压着他的两个孩子,救援人员说只能救一个让她选择,元妮含着泪水大叫着“两个都得救啊”“两个都得救啊”,元妮始终坚持两个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救援人员准备去另外一个地方救人,元妮痛苦的决定救弟弟,当时姐姐方登听到妈妈元妮说救弟弟三个字时,从眼睛里流下悲伤的泪,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心里的痛。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如此幸福的我。

  第三次感动是地震后方登在在她死去父亲尸体的身边醒来,暴雨滂沱,就方登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站在排放好遇难者尸体中慢慢的站起来,眼里没有了眼泪,慢慢的向前走。

  第四次感动是方达奶奶在失去儿子的同时,坚持要把孙子方达带回济南,元妮痛苦的同意了,方达、姑姑、奶奶坐车客车离开了,元妮站在路边看着汽车慢慢的离去,就在那一刻,汽车停下来了,方达下车,一直喊车妈妈,最后,两人死死的抱在一起,这就是母亲与孩子的爱。谁也分不开。

  第五次感动是汶川地震后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到了汶川支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女孩身边举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如果继续救女儿,救援人员都会有危险,她站在女儿的身边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叫医生锯腿”方登猛然抬头,救援人员劝说那位母亲,那个女人说“我知道,那是的我女儿,没腿是咋样,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们,我对不起你们父母”停了停说“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救援人员给女孩截完肢抬出女儿后,那个女人像发了疯似的尖叫着“腿!!我的女儿!!”跑到废墟“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一把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做母亲的痛,方凳也想起了再唐山大地震母亲的痛苦抉择。

  第六次感动是在救援中方登和方达相认之后,方达带方登回了家,元妮的手不停地颤抖,只是说“先进屋”,我知道此刻元妮心里对女儿的愧疚,方登看见桌上有几个西红柿,拿了一个,元妮进来说“西红柿,妈没骗你”(地震前元妮答应第二天去给方登卖西红柿),元妮接着说“妈给你道个歉”说着就扑通跪下了,我明白了一个母亲地震后的32年一直为当时的抉择痛苦着。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生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8

  今天,我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感受颇多,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吧!

  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唐山。那天晚上,天际闪出一道紫光,紧接着地震就来临了。方登和他的弟弟方达以及父亲母亲也被卷入其中,他们的父亲遇难了,姐弟俩也被压在废墟下。母亲要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孩子都压在一块石板下,救弟弟姐姐就要死,救姐姐弟弟就要死——母亲无奈,只好选择救弟弟。弟弟的左臂断了,却活着出来。而姐姐却生死不明……

  母亲带着弟弟方达走后,姐姐方登又在死人堆里奇迹般的活了起来,并由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就这样,在风风雨雨后的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姐弟俩都坚决的加入了义务抗震救灾的队伍中。也就在这时,他们相遇了。母亲、方登、方达在相隔32年后又团聚了。母女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就此了解(方登以前恨母亲没有救她)。一家人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这部影片的场景十分震撼人,尤其是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都被紧揪了起来。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这么渺小,这么无助。还有就是俗话说的'“患难见真情”,在大灾大难面前,所有的人都团结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工人、战士、商人……他们都伸出同情的双手。方登一家的故事正是所有唐山大地震中受害家庭的典型代表,他们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困难。23秒的地震让他们分隔了32年,中间有多少恩恩怨怨,恐怕没人知道。

  珍惜我们的生命吧!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9

  转眼间,唐山特大地质灾害已经时隔35年了,但依然深刻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35年后,当我们再一次回忆起它时又会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我是流着泪看完了电影《唐山大地震》,那撕心裂肺的痛哭、那绝望的眼神、那执着的守望让我深深懂得什么才是人世间那至真至浓的亲情。在1976年7月28号凌晨,唐山地震在人们甜美的梦乡中骤然发生了,天旋地转、山崩地裂、楼倾屋摧,妻子李元妮在刚刚经历失夫之痛后,又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可爱的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头,危在旦夕,“都救,两个都救”!嘶声竭力的哀求刺痛着我们的心灵,可现实是残酷的,“只能选择一个”,她伤心欲绝,无奈和绝望之下,她选择了“救弟弟”,而这三个字被压在水泥板另一头的方登听见,泪水流过了那晶莹剔透的眼眸。老天眷顾方登,她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回家。32年后,汶川地震的悲剧再次上演,姐弟俩不约而同参加了救援队,意外的姐弟相逢,让方登知道了母亲一直怀着伤痛和愧疚守望了32年,也让自己明白了多年来对母亲无知的怨恨,32年的感情伤痛才圆满的化上了句号。

  32年后的母女再次相遇,母亲竟低头不敢看自己的女儿,正是因为当年的那个决定使元妮遗憾终生,每天都沉浸在伤痛之中。32年守着废墟过日子,儿子让她住高楼她不住,只要是离开了那个家的任何要求,她都不答应。为的就是女儿和丈夫的灵魂回来有家可归。当母亲看到女儿时,即激动又愧疚。女儿更是满脸泪痕。母亲看着看着就跪了下来,像地震失去方登时撕心裂肺地喊着:“你咋才回来呢?登啊”!这是32年后再次重逢的激动,更是一个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啊!她们俩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好像再也不能失去对方了一样!

  23秒的.伤害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母亲的苦苦守候有了结果,母亲当初的错误决定终于被释怀,女儿心中的阴影也被亲情的力量磨灭了。我相信,灾难是打不倒人们的,反而还会让我们更加坚强,更加有信心面对一切困难!

  所以亲情可贵啊!亲情可以消融一切问题,而一切问题在亲情的面前会终将变得极为渺小。亲情是可以感化人们心中的仇恨枷锁,亲情是可以感化人们心灵上所受到的伤害。就来我来说吧,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考的很糟糕,因此我消沉了好长时间。但是爸爸妈妈没有怨怪、没有叹息,更多的是在我的身边和风细雨似的安慰我、耐心的鼓励我,开导我。所以在亲情的感染下,我逐渐走出了失败的阴影。如果没有爸妈对我的爱,没有这浓浓的亲情化作巨大的力量在后面支撑着我们,我想我一定是走不过前方充满着荆棘的道路。就像方登一样,如果没有母亲的爱感化着她,她恐怕一生都要在仇恨中度过了。如果方登没有因为亲情的力量原谅自己的母亲,那母亲就将要在愧疚,悲痛的笼罩下过完后半辈子了!

  灾难无情,亲情可贵!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0

  1967年的唐山大地震,在经历40年的风风雨雨后,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淡忘,当日的废墟上已经建起一座欣欣向荣的新城市,那些当年痛失亲人的生还者,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经步入中年,但那些破碎的悲痛记忆,却无法抹去,深深留在了他们记忆的最深处,唐山地震观后感。

  而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次勾起大家对40年前那场灾难中逝去的24万同胞的缅怀,电影《唐山大地震》,通过极富表现力的画面和震撼的IMAX技术,再次真实再现了当年的灾难场景,在大自然的威力前,我们是如此脆弱的生灵,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命运在刹那间被改写,一辈子的痛苦记忆,心灵创伤,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愈合?

  影片中妹妹方凳在母亲痛苦选择救弟弟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虽然她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但那种彻底的绝望与心灰意冷,让她整整32年都无法释怀,父亲的不幸遇难,母亲无奈的放弃,使得她对亲人的记忆,即充满了温暖和期盼,又带着难以愈合的仇恨与痛苦。她的心理阴影,直到汶川大地震时,看着一个泣不成声的母亲艰难做出决定让医生钜掉孩子的腿时才顿然醒悟,母亲说,孩子长大后就让她恨我吧。有哪个母亲会愿意看到孩子受苦,有哪个母亲会忍心放弃自己的孩子,32年来,母亲一直没有原谅自己,独自一人,心灵遭受着旁人无法体会的煎熬。

  没有什么能比亲历死亡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了,母亲说:只有真的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与无法预测的.未来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无法逃脱死亡,无法抗拒命运,无法留住时间的脚步,珍爱身边的亲人与朋友,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快乐的面对人生的坎坷,没有什么能比健健康康的活着,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更幸福的了。亲情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了,它可以让我们越过生命的天堑鸿沟,在绝望时给我们电量前方的明灯,在寒冷时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怀抱,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好好爱他们——我们的父母。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1

  暑假的一天,我路过《豪远碟屋》门口,发现门墙上一个硕大的《唐山大地震》的海报,便央求妈妈带我去看这一部电影。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妈妈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带我去看《唐山大地震》。

  电影开始了,渐渐地看见在地震来临时,人们睡得多么安祥。突然,地震开始了,那曾经插入云霄的大厦陷入土里,那熟睡的人们也瞬间失去生命。看到这里,我的'心仿佛被人揪了一下。父亲被埋,母亲受伤,所幸两个被压在水泥板下的孩子活着,但是,如果救出这一个,另一个就会死掉。他们的母亲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儿子。此时,我深深地为女孩的生命揪心。可后来,一场大雨浇醒了尸体旁的小女孩,小女孩幸运地得救了。可她不能原谅在大难来临时妈妈的那句话“救弟弟!”

  看到救援人员的全力抢救,我十分感动,这正应了一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日夜不停的寻求还有生命的人,一但发现,便奋不顾身地去抢救,即使他们知道会有危险,但仍舍生忘死。姐姐就是被救援的一对医护人员收做了女儿。

  看完,更让我感动的是剧中的姐姐经过几十年的纠结,终于原谅了妈妈。一家人经过一波三折后,终于团圆在一起。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2

  这几天,我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电影,它是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非常让人感动。 主要讲的是唐山地震前的一户人家回去的时候,看见了一些反常的情况;很多蝗虫。到了晚上,家里的孩子睡觉,大人干活,干着干着听见几声雷响,下起雨来,然后天空慢慢发紫,紧接着有房子大面积塌陷,轰!轰!正在干活的爸爸恍然大悟,说:“是地震!快跑!”爸爸带着妈妈小心翼翼在阵中找到了自己的家,孩子们的妈妈要进去,孩子爸爸说:“危险!”说着把自己妻子一拉,自己进去救孩子了,刚一进去那栋房子就哗啦一声塌了,孩子也被压在下面。

  过了一会儿,地震停了,一片凄凉。死的死,伤的伤,那一户人家的爸爸被先找到了,可是已经死了,之后找到了两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自己的),但是只能救一个小孩,因为水泥板只能撬一边,妈妈正在犹豫不决,人们要救别人去了,妈妈着急地说:“救弟弟!”弟弟被据掉了一只胳膊,而姐姐死了(其实还活着)。之后妈妈带着弟弟去治疗,而刚刚在拉尸车上醒来的姐姐北一个解放军救援队的叔叔救走并领回了自己的家。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她)们各有所成,弟弟当了经理,姐姐当了医生,最后姐弟在一次成都大地震是遇见,姐弟相认,最后姐姐跟随弟弟找到了妈妈,然后去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并且在看了看死去的.爸爸,再看了看你几堵唐山大地震死去人名字的墙,流出了伤心的眼泪。

  当看到姐姐跟妈妈相逢时,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不断流下。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

  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名师点评:这篇作文,是小作者在观看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之后的感想。小作者在文中,详细地为读者描述了电影的内容,让读者对这部电影,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作者从这部电影当中,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的道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不过,作为读(观)后感类型的作文,“感”是作文的题眼,是作文应该重点描述的部分。而对作品的介绍,只是为描述感想作为铺垫之笔的。小作者的作文,显然在内容上是喧宾夺主了。希望小作者能够重温一下写读(观)后感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3

  《唐山大地震》看起来是一部灾难片,事实上却叙述了一个真情和地震后生还者痊愈内心外伤的感人的故事。在唐山地震灾难产生的23秒间,松懈的路面、撕破的房子、厉声惨叫的人声伴奏,明显的视觉冲击震撼人心人的内心,一个年轻的妈妈在地震后的废区中,水泥压力板的一段压着双胞胎的亲姐姐,另一端压着侄子。援救者仅有能力救回来一人,这名年轻的妈妈,将怎样选择?它是这部影片交给人性的一个难点。在只有救一个的千难万险选择下,徐帆饰演的妈妈无奈而失落的喊出救侄子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混凝板内的亲姐姐伤心落泪,细语着喊出最后一句母亲,一样也暗夜里深陷了无奈和失落。23秒的地震灾害灾难,产生了一个家中32年的生死离别。对她们三个人而言,活下仅仅这一故事的开始。

  这终究是一个无解的难点。妈妈无法逃离愧疚的羞耻感,闺女也没法应对妈妈舍弃自身的内心外伤。这儿的无解,并并不是小故事的无解,只是人性的无解。人们怎样才可以修补这类因灾难或痛苦产生的人性歪曲?它是冯导拍攝这一部电影,一直在真实应对的难点。爸爸去世了,双眼始终的闭到了;妈妈和闺女尽管活了,但心里的创口却一直张开着。大家在电影院中留有的眼泪,不但是为这对母女俩,更由于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损害与歪曲。

  在收看这部影片时我流下来了眼泪,好多年沒有这类观看电影的觉得了。但另外冯导最擅长的风趣原素仍然存有:去除针对广告植入的一丝不满意外,孩子的那句这儿鸡不缺,蛋也有些是還是令人赞叹不已。但影片大量的是3D渲染了感情的能量,不论是对小故事、界面节奏感的掌握,還是对观众们心态的掌控,冯导都显示信息了他熟练的功底。对地震的`灾难主要表现,也解决的恰如其分,既产生了对小故事发展趋势的促进和工作压力,都没有过多的3D渲染,影片在乎的是怎么让观众们能竭尽所能走入人物角色的感情中,一旦与之映衬、合演了,你当然会与人物角色一起深层次到那繁杂的人性全球中。大家流下来的眼泪,实际上是对自身人性的一次清洁,排出的不过是这些遮掩人性的残渣。

  近百年来,我国过多的痛苦和灾难,被遮掩在大家的记忆以外。除开前2年看了一部国内的体现强台风的灾难片之外仿佛中国没有什么非常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大家基本上早已忘却了该怎样用影片来表述痛苦对人性的损害。痛苦在公共性语句中的失音,使愈来愈多的人失去面对悲剧与忧伤的能力。洪水灾害是我们无法防止的,如同《2012》一样。自然灾害在大家眼中担负了一个恶的人物角色。实际上不论是自然灾害還是人祸,让亲身经历痛苦的人发出声响,不但是对这些受难者生命的重视,也代表着将这些个人的痛苦记忆,转换为群众能够用于自我管理的公共性记忆。它实际上也是群众间寻找认同感的一种方法。这类记忆对一个中华民族,是更为关键的精神食粮。由于对历史时间的痛苦记忆越刻骨铭心,就越能警告大家提放这类痛苦的再一次产生。当08年产生512大地震的情况下,电影中显示信息的援救情景和唐山地震拥有天差地别,全部中华民族看待灾难的心态日臻成熟,灾后重建的内心复建是比实体线复建更关键的一环,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在其中的最高境界。

  如今的科学研究水准还没法精确气象预报这类大的痛苦和灾难在任何场合产生,它通常在大家没什么防备的情况下忽然到来,如同唐山市、四川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肯应对疤痕和痛苦的大家,却要以这类更惨忍的方法,来应对历史时间的清醒。痛苦的受害人,并不只是这些受伤的个人,只是任何人的相互人性,因此对痛苦的表明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外伤的宽慰和人性的寻觅。《唐山大地震》就这样一部寓意故事,它用一个带著人体体温和辛酸泪的小故事,使我们看到了痛苦压力下人性的自尊。

  这些死亡的生命不容易回家了,这些受难者的青春年少也不会回家了,但这类针对痛苦的倾听和印证,会使我们对实际持续保持一份保持清醒。事实上,在这个发麻茫然的时代,做一个对痛苦历史时间的纪录着和见证,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動和义务。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4

  看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之后,我连叹五声。

  一叹地震当中的人们之不幸。他们有的永远离开了人世,有的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悲痛欲绝,但他们只在断在的.悲痛之后重振旗鼓,为自己的家乡出力,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这种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二叹父母之伟大。父母将我们生下来已属不易,此恩已经无法报答,再加上养育之恩我们就更无以为报,就算我们有天大的能力也抵不过母亲十月怀胎之恩,因此我们又有何理由抱怨父母?我们也只有尽最大力量来孝敬父母之赐生及养育之恩。

  三叹中国老百姓之团结。在危机时刻,只有老百姓才能在第一时间救同胞于水火之中,官员们虽然在此刻也出了力,但是比起老百姓之力,就像是大人与小孩儿般差距。官员又如何?百姓又如何?同为人,为何就不能如百姓一般挖石刨土救遇难者于水火?

  四叹人类之之无情与贪婪。地球会有今天这样多的灾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人类不善用地球资源所造成的,人类对地球的无情和对地球资源的贪婪,导致地球之灾难,可悲可叹。

  五叹中国电影事业之进步。《唐山大地震》这不影片,从故事的构思到影片的拍摄技术,都远远超越了中国电影以前的水平,让中国的电影事业踏上了一层崭新的台阶。我在此预祝中国的电影事业越来越好。

  五叹毕,虽然文笔粗糙,但实属真实情感,或许能让他人有所感悟吧,中国上每一个人力量虽小,但13亿人之力量则无比巨大,因此,只有13亿颗心往一块儿想,13亿股劲儿往一块儿使,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同胞们,努力吧,加油吧,为我国之未来献出你们每一份力量!!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

  今天的语文晚自习,我们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感触甚多。一部小小的电影却在每一个细节蕴藏着许多人生哲理,当然还有爱。

  看着电影中房屋倒塌的那一刻,突然觉得人和自然相比,实在是很渺小。虽然人们会利用自然,会预知天气,但面对这样的天灾却束手无策。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人类能控制,能预知的的灾难。就算以后能够预知,但能阻止或逃避吗?因此,在抗震,救援的同时,也得学会尊重自然。

  地震后那个选择的画面,相信许多人都记得。母亲在绝望之中选择救儿子,这对女儿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正常的。并且幸运的是,她的选择是对的,儿子和女儿都活了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人生中有许多选择题等着我们选择,选错一两题没有关系,但错得多了,可能会后悔一生。

  不论是地震中的母亲,还是那对领养孩子的夫妻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孩子。地震中的母亲很坚强,相信自己可以照顾好受伤的儿子。当儿子放弃考试,放弃戴假肢时,母亲都给了他正确的方向。那对夫妻也通过对养女的关心与理解和女儿一起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当儿子长大后要独自一人去外闯荡,母亲尽管满眼的不舍,但为了儿子的前途还是坚决地关上门,面对别人甚至是儿子要她找个老伴的建议,为了死去的丈夫,她都一一推辞,准确来说应该是拒绝。当儿子有钱有车有房时,儿子要为她买新房子,她不同意,也是为了丈夫和女儿,怕他们的魂找不到家。这迷信的话在此却让人十分感动。忠心,爱子之心在此处都得到很好的展现。

  而那对夫妻对养女的爱也不亚于那位母亲。他们理解养女,尤其尊重女儿的意见,这也让养女能很快对他们像亲生父母一样。虽知道自己很爱养女,但仍能支持养女去唐山寻找亲人,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当电影接近尾声是的那次地震,女儿主动投身到抢救中。一位母亲为了他人的生命竟同意截掉亲生骨肉的一条腿,而往往在灾难过后才发现,人原来是如此脆弱。在截掉亲生骨肉的腿后,原本坚强的母亲在那一刻崩溃。这时,女儿才知道当年母亲也是一样一爱她。

  电影到后面,在女儿回家后,尽管还有那么一点隔阂,但在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跪下的瞬间,即便是心如铁般冰冷坚硬,也会被母爱融化得只剩下温暖。故事到最后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毕竟在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相关文章: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01-26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04-11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02-03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02-16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05-21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04-07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经典15篇)07-04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2-28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3-16